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警惕假性血小板异常
血常规几乎是所有疾病都需要检查的常规项目,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可以及时为我们提供预警信息,比如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下面就介绍一下血小板以及假性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的来源与归宿
血小板来源于巨核细胞,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为无核细胞,具有独特的表面膜蛋白、细胞器和内容物,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3μm。血小板的寿命约为9~12天。正常状态下,血小板生成与破坏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脾脏是血小板主要的归宿部位,根据放射活性体表扫描,无功效和衰老血小板从血循环廓清后,主要被脾脏扣留,其次在肝脏,而骨髓及淋巴结中占3%~15%。
图1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胞体大,直径可达100μm。外形不规则。胞核大且形态不规则,分叶,核染色质浓聚,呈暗紫红色。胞质量多,呈紫红色或淡紫色,细小颗粒有聚集成簇的倾向。胞质边缘有血小板形成以及脱落的血小板,是主要的产板细胞。 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正常的止血功能和防止外伤后的血液丢失。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处于静息状态,而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血小板可被活化,发生变形、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以及参与凝血功能等。血小板还具有炎症及免疫反应、Fc受体作用、内皮支持功能、胞饮作用、运输等功能。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血小板计数的参考范围为(125~350)×109/L。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继发增多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癌症等患者。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小板破坏过多,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血小板的分布异常及血液稀释等。另外,还有药物因素,感染因素等。 假性血小板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因素众多,以及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原理的局限性,在临床中会遇到血小板计数结果与实际数值之间存在偏差的现象,出现血小板假性异常。 引起假性血小板增多的因素有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因血细胞分析仪将极小的红细胞、红细胞碎片误计成血小板,使血小板假性增高。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疾病血浆中冷球蛋白增加可以使血中非晶体物质聚集,引起血小板计数的假性增高。 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因素有抗凝剂、卫星现象、巨大血小板、高镁血症、临床用药等。用于血细胞分析的抗凝剂通常为EDTA-K2,极少数患者体外的EDTA抗凝血在室温条件下可发生血小板EDTA依赖性凝集,EDTA-K2可以导致血小板活化,部分血小板的形态从圆盘状变成球状,与血浆中的自身抗体结合,促使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聚集成团,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血小板卫星现象是因为EDTA抗凝血中血小板粘附于中性粒细胞表面,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正常或病理情况下,会出现巨大血小板,而血细胞分析仪不能对巨大血小板进行识别,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高浓度的镁离子有类似钙离子的生理作用,通过改变血小板胞内CAMP水平而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假性减少。另外,采集标本时,因穿刺组织损伤,组织凝血因子混入血液标本中产生肉眼无法识别的凝块,也可以导致血小板的假性减少。
图2血小板聚集
图3红色箭头:正常血小板大小,平均直径2~3μm。黑色箭头:大血小板(直径>5~7μm),巨大血小板(直径>8~20μm)
图4血小板卫星现象 警惕假性血小板异常 当检验人员发现血小板计数结果明显异常时,需要对血细胞分析仪上的数据、图形、报警信息以及血液标本等进行综合分析,需要与临床医生沟通患者是否存在血小板异常的临床症状等,如果仍不能排除假性血小板异常的可能,还需要更换抗凝剂重新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小板数量明显减低时,需观察血涂片中的血小板是否有大片聚集,是否可见大型、巨型及畸形血小板等。检验科医生在遇到血小板明显异常的病例,尤其是临床初次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需要格外谨慎。为了避免假性血小板异常导致漏诊、误诊,检验科医生必须关注血液分析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从而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 文章图片均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评。 发布:宣传统战部 内容:检验科 李安平 校对:检验科 李艳华 微制作:冯美珠 审核:赵文喆